梦工坊
蜀绣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在蜀地所特有的刺绣技术和活动,它已有三千年的历史。早在《华阳国志》中,就明确提出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,包括璧玉、金、银、珠、碧、铜、铁、铅、锡、锦等,皆可视为蜀中之“宝”。蜀绣与蜀锦是密不可分的,作为地方工艺品,它们皆堪称珍稀独特。 作为巴蜀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,绵延数千年,无论是其文化内涵还是其针法技艺,都对中国刺绣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,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。 蜀绣以“色彩鲜艳、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”的图案,“红花绿叶子,镶色配杆子”的浓艳色彩,“针脚平齐、片线光亮、掺色柔和、车拧到家”的严谨细腻针法而著称,把绣物绣得惟妙惟肖,在蜀绣作品中,鲤鱼的灵动、金丝猴的敏捷、人物的秀美、山川的壮丽、花鸟的多姿、熊猫的憨态等,都表现了不同的光、洁、粗、细、软、硬、松、散等质感。在色彩上,蜀绣既不像苏绣那样清淡,也不像粤绣那样浓烈,而是明丽饱满,带有一种乡土气息的纯朴美感。 “芙蓉鲤鱼”和“大熊猫”, 是蜀绣的代表作,现已形成系列。 优秀的作品有现存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双面绣“芙蓉鲤鱼”、澳门回归时四川省人民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型双面绣“九寨沟熊猫”,以及双面异色绣“睡莲鲤鱼”、双面异形绣“文君·熊猫”、“龙·凤”、“九子·熊猫图”,立体绣“文君听琴”等,蜀绣精品曾在国内外展出并多获殊誉数千年的蜀绣工艺,历经风雨变幻,兴衰起落,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不断发展演绎,成为中华的瑰宝,民族的骄傲。作为蚕丛、杜宇的后人,保护和传承这门精美绝伦的民间技艺,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我要合作
非遗IP信息
单位简介
四川梦工坊蜀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,注册资金200万。公司主要从事蜀绣制作、创新、发展蜀绣、传播蜀绣文化,公司品牌定位为“高端、精制收藏品”。 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创新团队,在四川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白桦带领下,将蜀绣作品题材拓展到蜀绣界从未绣制过的领域,作品增添了佛教文化、水墨国画、油画、摄影作品等传统蜀绣从未涉足的题材,增加市场消费群体。同时研发出一种“绣画合一”题材的新作品,该作品集绘画、刺绣于一体,开创了蜀绣艺术新境界。 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,公司的蜀绣作品获得了社会认可,自主研发的蜀绣创新作品在国内、省内荣获各类奖项荣誉证书45项,其中获得金奖23次。 公司培养出9名蜀绣优秀传承人、 1名四川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、1名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、3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。公司现有蜀绣技术骨干36人。 2018年 公司设计刺绣的四幅“拉绵纹”蜀绣针法绣片,被非遗中心收藏于成都市博物馆。 2019年 公司创作刺绣的蜀绣系列作品《张善孖水果图》被四川内江博物馆收藏。 2021年 公司创作刺绣的蜀绣双面绣作品《鸳鸯荷花图》被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收藏。 2010年至2014年公司在成都市武侯区残联蜀绣班派优秀蜀绣绣工任指导老师。2012年在成都市青白江、都江堰帮助当地妇女灵活就业举办蜀绣培训班。2015年公司组织员工到凉山州培训全州10县1市,精选一批彝绣绣娘,举办蜀绣“技能创新提升班”。2017年开始,与成都市十七中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、川师附中达成协议,为培养蜀绣传承人,播撒蜀绣的种子,负责这三所中学蜀绣选修课的教学工作。 2017年在“百名大师三年扶贫行动计划”开展后,公司自筹资金,三年共计投入两百四十余万元,选择国家级贫困县作为扶贫目标,为帮助落后的贫困山区妇女,深入凉山州木里县、西昌市、宜宾兴文县各乡镇培训各少数民族学员学习刺绣,绣制出一批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刺绣作品。此次技术扶贫公司派出绣坊培训老师18人,历时3年,至2020年3月止,共扶贫12个点,刺绣培训人数6140人。其中优秀学员223人,从事刺绣人员26人,部分绣制的绣品由公司回购。 2018年9月,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“海洋全俄儿童中心”,白桦带领团队精心绣制的蜀绣《中俄友谊长存》,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,由原四川省省委书记彭清华亲自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,获省政府外事侨务办赠《荣誉状》表彰。 公司还和成都市春熙路社区、双桂社区合作,积极开展蜀绣在社区的宣传推广培训活动。 为更好的推广蜀绣,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等各级政府单位和各级协会、民间组织举办的和蜀绣有关的会议、展览、比赛等活动。 公司多次派出蜀绣省级工艺美术大师、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桦出访法国、比利时、迪拜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摩洛哥等地推广蜀绣,公司绣品也被多国领事馆收藏,真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 公司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让蜀绣跨越时空的界限,展现出璀璨的艺术魅力。
IP简介
蜀绣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在蜀地所特有的刺绣技术和活动,它已有三千年的历史。早在《华阳国志》中,就明确提出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,包括璧玉、金、银、珠、碧、铜、铁、铅、锡、锦等,皆可视为蜀中之“宝”。蜀绣与蜀锦是密不可分的,作为地方工艺品,它们皆堪称珍稀独特。 作为巴蜀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,绵延数千年,无论是其文化内涵还是其针法技艺,都对中国刺绣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,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。 蜀绣以“色彩鲜艳、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”的图案,“红花绿叶子,镶色配杆子”的浓艳色彩,“针脚平齐、片线光亮、掺色柔和、车拧到家”的严谨细腻针法而著称,把绣物绣得惟妙惟肖,在蜀绣作品中,鲤鱼的灵动、金丝猴的敏捷、人物的秀美、山川的壮丽、花鸟的多姿、熊猫的憨态等,都表现了不同的光、洁、粗、细、软、硬、松、散等质感。在色彩上,蜀绣既不像苏绣那样清淡,也不像粤绣那样浓烈,而是明丽饱满,带有一种乡土气息的纯朴美感。 “芙蓉鲤鱼”和“大熊猫”, 是蜀绣的代表作,现已形成系列。 优秀的作品有现存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双面绣“芙蓉鲤鱼”、澳门回归时四川省人民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型双面绣“九寨沟熊猫”,以及双面异色绣“睡莲鲤鱼”、双面异形绣“文君·熊猫”、“龙·凤”、“九子·熊猫图”,立体绣“文君听琴”等,蜀绣精品曾在国内外展出并多获殊誉数千年的蜀绣工艺,历经风雨变幻,兴衰起落,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不断发展演绎,成为中华的瑰宝,民族的骄傲。作为蚕丛、杜宇的后人,保护和传承这门精美绝伦的民间技艺,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适合授权项目
文创礼品,
跨界合作
此作品取材于画家廉学洺近两年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。为表现该作品的效果,绣师采用大乱针和小乱针相结合的创新手法,用几十种丝线相互透色层层晕染,将现代油画作品《细胞》中丰富的色彩和画面层次,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。
文创产品案例
提交合作申请
个人信息
姓名
国家/地区
联系电话
微信
邮箱
通讯地址
单位信息
单位名称
地区
联系人
联系电话
微信
邮箱
通讯地址
提交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